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与学业负担的双重压力下,亚健康状态对他们健康成长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们通过本次针对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调研,收集到了关于他们亚健康状况的可靠资料。
调查背景
现在社会就业难度持续上升,大学生群体普遍面临亚健康困扰。即便医学专业的学生拥有医学知识,但受制于五年学制、繁重的学习任务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的亚健康比例同样不低。为了了解我校学生的健康状态,推动他们健康成长,并为亚健康防治提供数据依据,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
调查方法
这份调查问卷是依据亚健康量表及医学生的身心特点编制而成的。亚健康量表来源于天津康复医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的评估工具,并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状况进行了相应调整。此外,该量表还通过了信度和效度的双重检验。它从身体、心理、社会等多个维度对亚健康状态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包含了众多具体的项目。
评判标准
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评估标准,确诊疾病的患者不在本次评估之列。在问卷中,若亚健康或其子项目任一选项得分达到3分以上,便认为该选项处于亚健康状态;若未达到3分,则认为处于健康状态。本次对1000名学生的调查就是依据这一标准进行的。
调查结果-类型占比
调查发现,躯体型亚健康病例共有221例,占总数的22.48%;心理型亚健康病例有22例,占比2.23%;社会型亚健康病例则是23例,占比2.33%。这些数据揭示了医科大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都可能遇到亚健康问题,这一现象值得我们重视。
调查结果-性别差异
研究显示,女生在亚健康状态中的占比超过了男生,这种区别在统计学上非常明显(P值小于0.01)。这种情况可能与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以及她们处理压力的方式有关。所以,在解决医科大学生的亚健康问题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性别间的不同,并实施相应的策略。
调查结果显示,一年级学生中患病人数占比为48.4%,二年级为42.5%,三年级为43.2%,四年级为44.1%。一年级学生的亚健康问题检出率明显高出其他年级,这一差异非常显著(P值小于0.05)。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新入学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大学的新环境和新学习方法,还不太适应。
调查数据表明,在广西某所医学院,超过六成学生被判定为亚健康状态,这一现象揭示了医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困扰。那么,高校应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医学专业学生的健康状况?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并请记得点赞及转发本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ayunhongpin.com/html/tiyuwenda/9731.html